本輸入法第一代,早在一九九三年正式發表了。第二代也在兩年後出版,今(2000)年推出的是,第二代的修正版。
本輸入法是以單一筆劃,做為輸入的單元。這有別於其他輸入法,大都以他們所謂的字根,做輸入單元的共通特性。第二代妙通輸入法,對漢字筆劃進行分析的結果,歸納為點﹑橫﹑直﹑撇﹑捺﹑挑﹑鉤及折等八大類,共十五種基本筆劃。每種筆劃各賦予名稱,並對應一個英文字母為其代碼。然後按取碼法則,對一個漢字選取最多五筆來編碼,一個字最多可編得五碼,這就是妙通輸入法。有關筆劃分類﹑輸入法及其他相關事項,稍後將有詳論。現在先將筆劃表和輸入法,作一番簡單的介紹。
第一篇 妙通輸入法(harvo哈佛)簡介
第一節 筆劃表
玆將本輸入法漢字筆劃的代碼﹑名稱及其形狀表列如下:
A 點



B 短橫

C 長橫



D 短直



E 長直



F 短撇


G 長撇


J 短捺






N 短挑


第二節 輸入法
本輸入法係由三種取碼法所構成,即部首(Head)取碼法﹑分離(Apart)取碼法與字根(Root)取碼法。並有詞彙(Vocabulary)輸入法的理論,使整個輸入法的架構,更臻完備。玆分別簡介如下:
一﹑部首取碼法
妙通輸入法從字﹑辭典裏的214個部首,按照它在我國教育部頒佈的常用字內,出現頻率的高低,選出排名前55個。其中25個,自然符合了分離取碼法的條件,故實際需應用部首取碼法的,只賸下30個了。
一個漢字,若在特定位置上,出現這30個部首(見輸入法詳論)的某一個,即應以部首取碼法編碼。方法是先將該部首按其筆劃,選取一或兩筆為「部首碼」,而部首以外的部份,再選其首﹑次及尾筆,可得一至三筆為「偏旁碼」,然後把部首碼和偏旁碼,按照筆順排列即可。如 氵﹑







